【财经分析】交易盘调久期引发收益率急跌 票息不足或迫使更多机构转向“固收+”

2024年12月20日 | 小微 | 浏览量:62421

【财经分析】交易盘调久期引发收益率急跌 票息不足或迫使更多机构转向“固收+”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新华财经北京12月20日电(王菁)“每调买机”情绪明显占优!债券市场本周走出极致牛陡行情,在经历短暂调整之后,收益率继续试探新低。12月20日,债市现券期货重回强势,前两日监管约谈扰动快速被消化,交易盘短暂出逃后再度进场,中短债打开进一步下行空间,1年期国债收益率在期债盘后下破1%,随后10年期国债跟随走低,亦突破1.7%关口。

  业内观点称,年内机构收益指标基本都完成兑现,大规模止盈盘大概率不会短期出现,市场收益率难以大幅回调。近期这波行情走得快且急,很多踏空资金没有及时入场,即使有止盈盘兑现收益,前期踏空资金也会去承接。

  “利率的大幅下行使得债券投资者既兴奋又焦虑,兴奋的是今年债券产品的盈利很高,焦虑的是在利率水平越来越低的今天,未来的盈利难度明显提升。”部分市场人士感叹称。

  调久期需求引发短端收益率大幅下行

  20日午后,间债券收益率下行幅度开始扩大,期债盘后,新一轮买盘资金集中释放,短债率先强势崛起,1年期国债创纪录的进入“0时代”,相应收益率跌破1%,“24附息国债21”最低至0.85%,下行幅度达17BPs。

  随后,10年期国债收益率也跟随曲线前端快速回落,一举跌破1.7%,活跃券240011收益率下行4.5BPs至1.69%,而30年期国债2400006收益率也下行4.75BPs至1.945%,距前低仅0.5BP。此外,10年期国开债活跃券240215收益率下行超5BPs至1.755%,倒挂于7年期国开债活跃券收益率。有观点指出,申购资金流入的背景下,基金重新大额增配10年品种。

  同时,国债期货亦在反复中收于强势,30年期主力合约本周一强势上涨,触及新高118.69,此后震荡回落,周中几度跳水,最低跌至116,周五则再迎大幅涨势,抹平此前跌幅,涨超1%再近前高。

  首席经济学家明明对新华财经表示,“日内短债下行较多,可能是投资机构为了调整久期,选择买入短债资产,使得曲线斜率开始陡峭。后续,在静态票息不高、信用利差低位、套息空间小的环境下,机构获取收益的方法并不多,期限利差或成为共识,推动长债收益率也跟随下行。”

  研究所所长助理、总量研究负责人杨为敩对新华财经分析称,“短债的突然走强还是大概率归属于交易盘所为,此前1年期与10年期利差收缩得很窄,在过于趋平的曲线当中选取前端集中买入,是部分投资机构阶段性的思路,即不易拉长久期了。当然也有部分资金还是因为‘无处可去’,因此选择了更具防守属性的短债。”

  “在各种要素均呈现相对利好债券的情况下,当前市场预期过于一致了”,杨为敩也提示称,部分交易盘情绪相对极端,机构更倾向于去交易预期而不是现状。

  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张旭向新华财经分享了对于短债快速走强的理解。他指出,“近两周以来,1年期国债收益率出现了较为明显的下行,这既是市场主体需求旺盛的体现,也有可能是特殊类型主体操作所形成的结果。”

  “1年期国债收益率的下行或许在短期内对10年期国债的定价形成扰动,但前者并非后者走势的决定性因素。”张旭进一步解释称,一方面,收益率曲线长端的估值锚是OMO利率,而不是1年期国债收益率;另一方面,基本面和货币政策仍是收益率曲线长端的主要影响因素,因此,1年期国债收益率的下行或许在短期内对长端定价形成扰动,但并不会有持久效果。

  首席经济学家刘郁则对新华财经表示,“跨年以前,绝对收益机构的止盈诉求偏低,债市可能很难出现大幅调整,目前交易难度明显增大。”

  市场现状将如何影响未来机构投资策略?

  从市场环境来看,本周资金面先紧后松,债市多头由此迎来更多助力,DR007加权利率周五已经回落至1.5%附近,这也引导短债、存单收益率纷纷打开下行空间。而海外市场如约而至的美联储降息,或也是顺应当下全球宽松共识的基本操作。

  具体来看,此前两日央行缩量投放,此后即使转为净回笼,资金面却意外维持宽松,短期借贷成本进一步下行。早间公布的12月两个期限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维持不变,符合市场普遍预期。回顾2024年全年,1年期LPR累计下行35个基点,5年期以上LPR累计下行60个基点,年度累计下行幅度为LPR改革以来新高。

  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对新华财经表示,“预计2025年或将降准0.5到0.75个百分点,下调政策利率50个基点,引导LPR下降25到50个基点,从而在总量上保障流动性更加充裕,在价格上适度降低成本。”

  “缩量投放的背后,可能蕴含着监管对于债市定价的指引。”刘郁指出,近期公开市场更加精准的投放,或可在一定程度上引导市场理性定价。与此同时,支持跨年的R014仍然维持在偏高水平,跨年难题尚未解决,这也意味着央行投放对后续资金面的影响仍较大。

  当前,投资者已经提前对货币宽松前景进行定价。明明认为,市场对于货币宽松预期仍然强烈,后续也还存在降息空间。明年初若降息,将意味着政策的确认,鉴于实体融资需求尚偏弱,预计收益率反弹的风险并不大,但进一步往下的空间也较为有限,预计债市大概率将进入和维持横盘波动阶段。

  “虽然债券收益率体现出了投资者的预期,但当前做法太过激进了。”张旭提示称,政策组合拳不仅提出要“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还强调要“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且基本面还是货币政策最根本的影响因素。此外,也不是所有货币政策工具都直接会指向利率下行的效果,例如再贷款等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对债券市场走势的影响有限,且细论起来其宽信用的作用还会推高债券收益率。

  实际上,不少业内人士已经在感慨,如此快速下行的利率对未来职业生涯是一种“透支”,也在一定程度上对不同监管要求和投资属性的机构行为,造成不小影响和改变,例如部分机构或不得不转向“固收+”等策略以增厚收益。

  对此,明明表示,“在当前低利率环境下,交易型机构会加大波段操作,或将加剧后续利率的波动性,而配置型机构可能会调整股债配比,更多机构寻求‘固收+’策略,在权益端配置高股息资产,从而弥补债券市场收益的下滑。”

  “当前利率债和信用债的收益率皆较年初明显下行,此时固定收益类资产的票息较低,这会迫使一些机构更加重视对于‘固收+’策略的重视。”在张旭看来,目前在诸多资产类别中,低等级且收益相对较高的城投债仍有一定的挖掘空间。

  “票息不足令机构处于很拥挤的通道当中,最后还是会挤向长端”,杨为敩则指出,今年其实市场也在讨论低票息时代的路径,“固收+”是手段之一,但是最理想的还是久期策略。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xx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xxx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