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协调发展观察|西部地区经济向新求质 上半年增速包揽全国前三

2024年08月03日 | 小微 | 浏览量:64658

区域协调发展观察|西部地区经济向新求质 上半年增速包揽全国前三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作者:江聃 郭博昊 贺觉渊

编者按:

区域协调发展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支撑,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完善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机制”作出部署。即日起,证券时报开设“区域协调发展观察”专栏,全面回顾四大区域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采访专家学者分析区域经济发展的新特点,展望经济发展空间,并提出政策建议。敬请关注。



疾行稳进半载,盛夏又见花开。上半年,西部12个省(区、市)交出一份经济发展高质量“成绩单”:包揽全国经济增速前三、区域外贸增速名列四大区域板块第一、新产业新产品对产值贡献持续提升,开放合作取得新突破。

纵观半年发展,新时代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仍在蓄力,优质投资持续发力,区位优势进一步巩固,营商环境、创新制度等软环境不断健全。当下,西部地区进一步构建“新格局”绘写“新篇章”的号角已吹响,西部大开发将起势登峰,向下一个篇章迈进。

经济运行整体向好

今年以来,西部地区经济运行表现整体向好。上半年,内蒙古、重庆、西藏、甘肃、新疆、四川、贵州和宁夏等8个省份的地区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速超过全国整体,其中,内蒙古、重庆和西藏经济增长均超过6%,包揽全国经济增速前三。

内蒙古的半年经济增速在全国一马当先。在内蒙古自治区统计局局长曹思阳看来,坚持发挥投资关键支撑作用是重要因素之一。1~6月,内蒙古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12%,高于全国平均水平8.1个百分点。

“内蒙古投资增速已连续三年实现高基数上的高增长且增速居前。”中国区域科学协会副理事长、研究员冯奎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这说明我国一些省份在基础设施、产业升级方面仍有较大的投资空间。投资拉动的空间到底有多大,不仅要研究总量,还要结合具体区域,让投资加力为增长作出贡献。

地区GDP名列全国前三、汽车产量重返全国第一、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与四川并列全国第一、接待入境游客同比增长3倍……作为西部大开发重要战略支点,重庆上半年经济运行亮点颇多。

重庆理工大学经济金融学院院长邱冬阳对记者表示,汽车产业快速发展是拉动重庆上半年经济的重要因素。“上半年,重庆的汽车产业对全市工业增长的贡献率接近六成,其中6月份的贡献率达88.3%,汽车产业链长、带动力强的特点决定了其发展有利于整体拉动当地经济。”邱冬阳谈到,在体制机制创新方面,招商引资“赛马榜”的发布、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揭榜挂帅”机制的建立也激发了各方活力。

因地制宜向新求质

看发展速度,更要看发展质量。上半年,国内外环境错综复杂、不利影响增多,部分西部省份经济增速出现波动,但不变的是各省因地制宜向“新”求“质”的决心。

在以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为主攻方向的指引下,上半年,除云南和青海外,西部10个省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快于全国整体,产业发展“质”“效”双收。

从以新能源产业为代表的新产业新产品看,上半年,青海、四川和云南等传统清洁能源大省的地位进一步巩固,其他西部省份也交出亮眼的“成绩单”:广西风力发电机组、汽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服务机器人等产品产量分别同比增长2.7倍、1.8倍和1.6倍;新疆太阳能发电量、风力发电量分别增长69.8%、16%,太阳能电池(光伏电池)、锂离子电池、风力发电机组产品产量分别同比增长15.5倍、3.4倍和19.6%。产量增加转化为产值增长的正反馈进一步形成,如广西上半年新产业、新产品对产值增长贡献率超过50%。

从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看,上半年,重庆在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新赛道上持续发力,贵州大力推进“富矿精开”,陕西聚焦钢铁、有色、纺织等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相关标准加快实施应用,甘肃持续推动有色冶金、装备制造、煤炭化工等传统优势产业改造升级。

“西部地区需要发展新质生产力,也有条件发展新质生产力。”冯奎表示,近年来,西部地区比较成功地发展了风电、光伏、氢能、储能等千亿级产业集群,这是发挥地区优势形成的新产业,也为当地传统产业转型提供了支撑。

邱冬阳谈到,西部地区不少省份和城市是重要的老工业基地。在不同经济发展阶段,这些省份始终致力于制造业发展,一次次的产业转型升级经验和多年积累的工匠型人才队伍为当地制造业持续发展打下了基础。在新兴产业发展方面,西部地区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独特的区位和资源优势。

发展开启新篇章

上半年,进一步构建“新格局”绘写“新篇章”的号角已吹响。在受访专家看来,西部地区已经开展的很多工作将为接下来的高质量发展蓄力。

投资既是当下的需求,也是未来的供给。上半年,内蒙古、甘肃、青海、重庆、四川、贵州等地的工业投资、制造业投资实现两位数同比增长。邱冬阳表示,在西部地区,投资保持较快增速为经济持续稳定运行奠定基础,更重要的是西部地区各省份都制定了制造业集群发展方案。与之配套的还有生产性服务、金融服务能力提升规划。如果这些安排都得到落实,地区经济发展空间将进一步打开。

栽下梧桐树,引得金凤来。西部地区省份从优化营商环境、招才纳贤、支持创新等方面多管齐下。四川出台政策,以控制成本为核心,打造一流营商环境。陕西启动实施了新一轮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扩围科技成果转化试点单位。

“开放合作”是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新格局的鲜明底色。上半年,西部陆海新通道网络覆盖国家(地区)增加4个、港口增加33个,推动沿线地区的开发开放。新时代西部“双城记”加速推进。专家认为,西部地区积极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建设,构建内陆多层次开放平台,加快构建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这种开放融合战略不仅巩固了西部地区的区位优势,也为机电产品为主的进出口贸易创造了有利条件,为西部大开发增添活力。

冯奎认为,增强西部地区的发展韧性、释放更大潜力是扩大形成内需的重要方面,可从三方面发力。宏观规划层面,要着眼于构建优势互补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推动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区域战略重点方面,要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走深走实;区域关系方面,要深化东中西部产业协作。



责编:叶舒筠

校对:冉燕青










证券时报各平台所有原创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我社保留追究相关行为主体法律责任的权利。


转载与合作可联系证券时报小助理,微信ID:SecuritiesTimes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xx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xxx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