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分析】短期偏多因素占据上风 债市仍存较强买盘支撑

2024年07月30日 | 小微 | 浏览量:50286

【财经分析】短期偏多因素占据上风 债市仍存较强买盘支撑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当前,伴随公开市场政策利率的降息落地,10年期国债收益率的波动区间亦有所下调。

  分析人士认为,8月“债牛”行情有望持续演绎,短期不宜轻易止盈。

【财经分析】短期偏多因素占据上风 债市仍存较强买盘支撑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7月成功挑战新低

  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7月29日收盘,间利率债市场收益率依旧呈现出了震荡下探的走势。举例来看,SKY_3M回落1BP至1.39%;中债国债收益率曲线2年期稳定在1.53%附近;SKY_10Y大幅下探4BP至2.16%。

  无疑,7月债市收益率已成功挑战新低。尤其是7月下旬以来,随着货币政策的再发力,在“降息”助力经济复苏稳步推进的大背景下,债市收益率的下行空间重新打开,成功挑战新低,“货币先行,市场跟进”的特征逐渐显现。

  可以看到,7月22日,央行宣布下调公开市场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由此前的1.80%至1.70%,1年期及5年期LPR报价相应降低10BP至3.35%、3.85%。7月25日,MLF月内意外二次操作,且当日MLF利率与大行存款挂牌利率同步下降,银行降成本跟随推进。单周内的两次降息推动债市释放了部分多头情绪,10年、30年期国债利率分别在7月26日达到了彼时的月内低点——2.19%、2.42%,其中,10年期国债收益率更是成功刷新了2003年以来的低点纪录。

  “虽然在收益率行至低位的背景下,目前关于债市止盈的话题有所增多,但个人认为,存款利率下调后,理财规模可能再扩容,也就是说,目前债市存在较强的买盘支撑。”一位券商交易员向记者表示,“叠加目前非银杠杆处于阶段性低点,这既反映了机构的欠配,又意味着债市风险相对可控。”

  研究所宏观联席首席分析师肖金川亦表示,8月伊始与7月初的定价背景较为相似,利空因素相对模糊。“我们倾向于判断,8月尤其是上半月,逢调整仍是介入的机会。”肖金川说。

  多空因素交织博弈

  在多空情绪交织的大背景下,8月影响债市表现的因素可能有哪些?

  “资金面支撑和供给压力或是绕不开的两大焦点。”前述交易员称。

  通过回顾历史,不难发现,过去三年,8月均是下半年资金利率中枢的最低点。作为季中月,8月既非缴税大月,也没有跨季压力,历史上资金利率中枢略低于7月,且近三年(2021年至2023年)均为下半年利率中枢最低点,一般会较7月平均下行5BP。就季节性规律来看,若没有外生冲击和央行主动收紧资金面的情况,那么今年8月的资金面有望维持偏宽松的状态。

  再就利空因素来看,业内普遍判断,8月最大的风险点可能来自政府债发行的放量。

  根据券商统计,截止到7月末,我国新增专项债发行的进度仅为45%,远低于过去两年84.9%、62.7%的水平。地方债发行进度持续偏慢,意味着后续赶进度的压力较大。按照31个省市披露的地方债发行计划,8月新增专项债的发行规模约为6000亿元、新增一般债发行约2000亿元,折合净发行约7600亿元。

  国债方面,参考7月单只国债的发行规模,预计8月国债的发行量可达到10200亿元,扣除到期后净发行约8200亿元。

  “由于8月国债的到期量显著偏小,叠加地方债加快发行预期升温,个人预计,整体政府债的净发行规模可能达到1.4万亿元至1.6万亿元,超过5月发行高峰的1.3万亿元。”一位券商固收部门负责人告诉记者,“在政府债发行上量,且大行负债不稳的情况下,资金面波动风险仍存,债市亦不乏出现调整的可能性。”

  不过,“调整仍会是介入机会。”在东方金诚研究发展部分析师瞿瑞看来,“短期内,债市面临的核心逻辑难有明显变化,一方面,是‘基本面偏弱+融资需求不足+货币政策维持宽松’;另一方面,是资产荒导致的机构欠配压力,这意味着此前带动利率下行的因素对债市仍有支撑。”

  短期仍可积极布局

  综上,回到债市布局层面,尽管有部分业内人士预计,在上周利率大幅下行后,市场对超预期降息带来的利好或已基本定价,再加上长债利率突破前低,可能触发央行卖债操作落地,并促使债券收益率出现调整,但瞿瑞认为,调整意味着介入机会。

  “在偏多因素支撑尚存的背景下,我们预计,后续债市波幅相对可控。”肖金川表示,“首先,央行的呵护态度未变,后续流动性的投放方式料会更加多元化。7月下旬,宽货币举措频出,先后下调逆回购、MLF利率10BP、20BP,且在月内二次投放MLF,这都是应对短期增长压力的货币宽松举措,也表明了央行呵护资金面平稳的决心。进入8月,若政府债发行带来资金缺口增大,那么8月至9月存在降准对冲政府债发行高峰的可能性。此外,央行也可以通过月内多次投放MLF、买卖国债、日内临时正逆回购等方式投放流动性,货币调控方式更趋多元化。其次,当前非银资金依旧相对充裕。4月禁止手工补息以来,银行存款往非银‘搬家’,非银并不缺钱,资金面波动不会过度向非银端传导。”

  由此,“8月考虑止盈可能为时尚早,在债市供需错配尚未缓解以前,利率或延续震荡向下趋势。”肖金川认为,“落脚到债市策略,持有长债、获取票息,并同步等待降息,可能还是占优选择。从7月末的利率债期限结构来看,曲线形态以5年点位为分割,呈现出较为极端的‘左平右陡’特征。以国债收益率曲线为例,10年和5年期品种之间的利差处于2019年以来98%的高分位数,而5年和1年期品种的利差仅处于历史29%的低分位数。更细化来看,曲线的陡峭点位主要集中在10年至7年期品种段。假设8月依然为震荡偏多的行情,可以考虑国债9年期及国开债9.5年期的长端骑乘优势。”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xx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xxx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