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行业信创改造提速:从“可用”迈向“好用”

2024年06月20日 | 小微 | 浏览量:66377

金融行业信创改造提速:从“可用”迈向“好用”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白杨 北京报道

近年来,在政策指引和行业需求的双驱动下,金融行业在技术自主创新方面取得一系列突出成果。

金融行业信创改造提速:从“可用”迈向“好用”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在业务场景上,信创改造已从过去的一般业务系统,越来越深入到金融核心系统,在产业层面,国内也形成了从基础软硬件到核心应用系统的完备生态体系。

金融行业信创改造提速:从“可用”迈向“好用”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近日,腾讯云副总裁胡利明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前两年,信创落地主要集中在头部金融机构,尤其是头部银行,去年开始,一些区域性银行开始加速国产化改造,而今年,明显感觉到证券和保险机构也在加速。”

据记者了解,推动金融行业信创改造提速的一个重要驱动力,是来自监管部门的要求。有行业人士向记者透露,监管部门每年都会组织召开信创推进的会议,今年最新的要求是,要在2027年实现所有系统的信创改造,2028年则要实现核心系统单轨运行,即不再保留原来的技术栈。

通常来说,金融机构规划信创项目的落地周期相对较长,核心系统改造基本需要3-4年,一般业务系统也需要一年左右。

在此背景下,整个金融行业的信创投入在去年已经有了明显增加,今年,也有望继续高速增长。 

中小金融机构信创挑战大

然而,在如此快节奏的要求下,相比于科技能力较强的大型金融机构,中小金融机构的信创落地也将面临严峻挑战。胡利明表示,首先,金融机构都会采用旧技术栈和新技术栈并举的方式,在保证生产安全运营的前提下,逐步把业务迁移到新技术栈上。

这对科研和技术人员投入带来很大挑战,因为中小金融机构的科技部门,大多只有几十个人,要想支撑新旧技术栈同时运营,工作强度会很大。此外,一个更现实的问题是,信创技术栈整体的性价比仍比传统IOE的技术栈弱,这让中小金融机构在进行投入时,也抱有很多困惑。

最后还有安全方面的挑战。因为传统的架构,只要在网络边界用防火墙去防护就可以。但在云的架构上,以及随着在线业务越来越多,企业面临的安全威胁变得多点、多发,这也要求企业要重新去构建更立体的安全防护体系。

“在金融行业信创进入全面推广、中小金融机构成为主力军的背景下,腾讯金融云也一直跟生态合作伙伴探索联合解决方案,帮助中小金融机构实现高效、低成本的自主创新升级。”胡利明表示。

以近期腾讯云TDSQL和金仕达发布的数据库融合共创方案为例,就是将金仕达大风险应用与腾讯云数据库TDSQL预先集成和测试,减少中小金融机构整合不同供应商产品的复杂性和成本,并且能够确保兼容性、减少实施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障碍。另外,金仕达可以提供包括数据库在内的全方位技术支持和服务,解决中小金融机构技术人员少的问题。 

从“可用”到“好用”

在胡利明看来,在信创加速背景下,如何提升国产技术产品的性能、稳定性、适配性和安全性等,成为了金融产业侧的重中之重。他指出,“产业侧虽然基本实现了核心系统自主可控产品的全覆盖,但国产软件在性能上与国外产品仍然存在差距。”

接下来,国产软件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就是让产品从“可用”变得“好用”。

胡利明告诉记者,在2019年刚开始推进信创时,很多金融机构心里都没底,不确定国产产品能不能支撑起业务运行。后来,随着各种标杆案例的落地,现在大家已经有了结论,即国产的软硬件,在金融各种业务场景中的落地是没有问题的。

“不可否认,和传统一些用了20多年、30多年的一些成熟的产品对比,我们的信创产品在解决‘可用’问题之后,在应用场景的适应性、性能、性价比,包括单机高可用性、运维程度来说,有一定差距。”胡利明表示,“但随着运营范围不断扩大,我们相信能够将金融行业自主产品从‘能用’做到‘好用’。”

长期来看,国产化的浪潮已经势不可挡,这为国产软件开发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胡利明指出,金融行业软件的国产化正逐步实现从办公系统到数据库,再到大数据的全面覆盖。前几年,数据库的项目是最多的,而今年,大数据的项目已经超过数据库。 

尽管国产化改造工作仍面临诸多挑战,如技术适配、安全保障和成本控制等,但通过金融机构和国产技术提供商之间的紧密合作,这些挑战未来也将被转化为新的发展机遇。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xx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xxx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