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账户撬动大资源:人民银行衢州市分行详解绿色金融改革创新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浙江衢州作为全国首批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在绿色金融领域探索出了基于“碳账户”的转型金融应用等成功经验。人民银行衢州市分行有关负责人近日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详细介绍了绿色金融改革领域的“衢州经验”,同时,进一步透露了未来深化发展的工作安排。
问:人民银行等7部门日前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强化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有序开展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升级扩容”,作为全国首批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之一,衢州过去几年可复制推广的经验有哪些?未来将如何推动试验区的绿色金融改革升级?
答:衢州市地处浙江母亲河——钱塘江的源头,是浙江省乃至华东地区的重要生态屏障,是浙江大花园建设的核心区,肩负着“一江清水送杭城”的重要任务。但同时,衢州市以重化工业为主的传统工业和以水稻种植、生猪养殖为主的传统农业,使得经济发展和环境容量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在这样的背景下,在衢州进行绿色金融改革试点就非常有必要,也非常有意义。
衢州在2014年就被确定为浙江省唯一的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2017年成功获批全国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在试点过程中,我们围绕环境金融、转型金融、生物多样性金融、绿色普惠金融四大重点领域,全面构建区域性绿色金融体系,为全国绿色金融发展提供衢州经验。
在环境金融方面,农业领域,我们以促进资源循环利用为突破,以“生猪+开启、集美”等模式创新为依托,形成“主体小循环、园区中循环、县域大循环”生态养殖新格局,建立绿色农业循环机制,让钱塘江源头养猪成为可能。在工业领域,我们打造了“化工+巨化”“特种纸+仙鹤、五洲”“钢铁+元立”“新能源+华友”等一批工业绿色转型模式,实现了传统产业弯道超车、新兴产业换道超车,初步建成绿色生态产业链网,使得在钱塘江源头建设造纸、化工园区从不可能成为可能。
在转型金融方面,我们首创了基于碳账户的转型金融5e数智体系,包括碳排放e本账、碳征信e报告、碳政策e发布、碳金融e超市、碳效益e评估五大功能要素,较好地解决了低碳转型发展中普遍存在的“金融低碳资产识别难、企业精准减碳管理难、政府低碳转型治理难”三大难题。
在金融支持生物多样性方面,我们以打造“金融支持生物多样性全国先行标杆”为目标,紧紧围绕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利用两条主线,不断夯实“标准先行、政策激励、创新驱动、科技赋能、凝聚共识”五大工作基石。通过标准先行,创新构建《银行业生物多样性风险管理指南》,在COP15生物多样性公约大会上进行全球首发,目前开化县12家金融机构已经完成《指南》落地试点,将生物多样性风险管理嵌入信贷管理全流程;通过政策激励,形成涉及财政、信贷、保险共担互促的金融支持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政策体系;通过创新驱动,围绕生态空间拓展、生态系统修复、生态价值转化,形成生物多样性金融产品服务“3+3”体系;通过科技赋能,打造生物多样性金融风险管理系统,有效帮助金融机构提升风控质效;通过凝聚共识,帮助引导社会公众形成生态环保的生活理念。
在绿色金融与普惠金融融合方面,我们依托“标准先行、政策引领、创新驱动、科技赋能、共识凝聚”五大基石,持续推动绿色金融服务覆盖面拓宽到更多的普惠群体中,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绿色普惠金融衢州模式,助力实现高质量发展下的共同富裕。通过标准先行,对存量普惠小微贷款用途与《绿色产业指导目录(2019)》进行对标,整理普惠主体绿色行为认定标准和依据,构建绿色普惠金融监测标准;通过政策引领,以辖内江山市为试点,积极推动政府出台《江山市绿色金融与普惠金融融合发展试点工作方案》;通过创新驱动,大力发展绿色小额、消费、低碳农业等绿色金融和普惠金融融合贷款,比如探索“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复合贷款,在原普惠贷款优惠利率的基础上再让利15—50个基点;通过科技赋能,打造服务普惠主体的绿色金融服务信用信息平台;通过共识凝聚,着力引导居民形成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建立一套数据自动化采集、减排标准化核算、碳效分级化评价、积分场景化应用的个人碳账户体系。
下一步,衢州将继续肩负起发展绿色金融的使命,通过持续深化基于碳账户的转型金融衢州路径、持续推动金融支持生物多样性保护、持续探索绿色金融和普惠金融融合发展,推动试验区绿色金融改革升级。
问:基于“碳账户”的转型金融具体是怎么铺开的?
答:碳账户金融包括碳排放e本账、碳征信e报告、碳政策e发布、碳金融e超市、碳效益e评估五大功能要素。
碳排放e本账,是对有关经济主体碳排放全面系统记录。通过在线监测各类用能数据,确保能源数据采集的精准性和及时性;聘请专家院士团队核算碳排放总量和强度,确保数据核算的科学性;建立“三维四色”贴标评价体系,确保评价结果客观公正。碳征信e报告,是对市场主体精准“碳画像”。报告经主体授权后提供给金融机构查询和使用,帮助金融机构精准识别低碳资产。碳政策e发布,着眼于提升金融机构低碳发展内生动力。通过货币政策、信贷政策、财政政策、担保措施和信息披露等一揽子政策工具,实施正向激励和反向约束。碳金融e超市,是为市场主体提供从需求申请、受理到办结反馈全流程在线金融服务。碳效益e评估,是基于对每一笔贷款减碳效果的精准计量,为政府、金融管理部门、金融机构、企业(个人)四大主体治碳管碳提供可验证的在线检视服务。
截至目前,我们基于碳账户发放的贷款已经达到887亿元,其中,个人碳账户贷款超过100亿元。
问:未来对此还有哪些工作安排?
答:下一步工作主要有三个方面:
第一,实现碳核算从概算到精算转变,碳评价从间接到直接转变。我们将提升能源在线监测水平,实现重点企业、重点产品碳核算由企业级向产品级转变。对重点企业的碳效评价由企业概算向产品精算转变。
第二,深化重点产品碳排放基准值测算。我们将联合高校和专家团队,建立钢铁、水泥和特种纸等重点行业重点产品的碳排放基准值。
第三,建立重点行业的转型金融标准。我们将按照“动态监测法”构建重点行业转型金融标准,遵循碳金融应用的“三可”原则(可操作、可计量和可验证),用于金融机构精准识别转型活动和转型资产,最终形成基于碳账户的转型金融衢州路径。
问:随着绿色金融和普惠金融推广范围的扩大,二者的关系也越来越紧密,当前推动普惠金融、绿色金融融合发展的主要难点、痛点何在?
答:一是缺乏统一清晰的绿色普惠金融标准。我们现行在用的绿色金融标准体系主要是基于国家发改委等七部门下发的《绿色产业指导目录(2019年版)》,该目录编制的基本原则可以概括为“三最”和“三重大”,即绿色发展最重要、最关键、最紧迫的产业,服务于国家重大战略、重大工程、重大政策。因此,绿色金融工作成果更多地体现在“四大”,即大城市、大银行、大项目、大客户,而小微企业、三农等普惠主体则面临准入排斥,获得绿色融资工具支持力度不足。同时,当前绿色金融标准主要采用目录法定义绿色生产经营活动,缺乏度量绿色行为的定量技术指标,导致金融机构难以在操作层面上有效识别生产经营活动是否为“绿色”。
二是缺乏整体协调的政策激励手段。普惠主体的绿色行动显著依赖于激励政策,在绿色金融普惠化政策激励体系、碳普惠、碳交易体系尚未完备的情况下,金融机构是很难从绿色普惠金融中获得真实的财务收益。当前绿色金融下沉到普惠市场所形成的社会责任价值的激励机制还不健全,金融机构绿色金融普惠化的供给动能也不强。
三是缺乏有效的政策协同机制。尽管我国已在中央层面就绿色普惠金融融合发展多次提出政策倡导,各监管部门在政策细则出台与执行层面仍缺乏有效的协同机制。由于政策合力尚未形成,普惠主体的绿色行为成本难以有效降低。
四是缺乏有效的信息共享与披露机制。绿色普惠信息涉及普惠主体征信信息、环保监察和执法信息,以及工商、税务、海关、民政、国土、环保等部门的政务信息,相较于大企业、大项目,普惠主体的绿色信息采集、管理、发布等仍缺乏规范有效的机制和渠道。同时,由于普惠群体“小”、“散”、“多”的特征,其ESG表现、碳排放等数据收集较为困难,导致建立绿色普惠信息披露机制难度较大。
责编:叶舒筠
校对:李凌锋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xx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xxx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